
新华社照片,北京,2023年7月15日
探访北京碳中和园区
7月14日在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拍摄的配有光伏设备的停车区。
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是北京绿色交易所认证的可再生能源“碳中和”智慧园区,引入风力发电、分布式光伏、地源热泵和水蓄冷等清洁能源,搭建了一套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能源体系,通过智能化协调运行的模式,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园区碳中和路径研究。
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

新华社照片,北京,2023年7月15日
探访北京碳中和园区
7月14日,小女孩在园区操场上跑步,远处是风力发电设备。
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是北京绿色交易所认证的可再生能源“碳中和”智慧园区,引入风力发电、分布式光伏、地源热泵和水蓄冷等清洁能源,搭建了一套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能源体系,通过智能化协调运行的模式,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园区碳中和路径研究。
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

新华社照片,北京,2023年7月15日
探访北京碳中和园区
7月14日,一名工作人员在花园散步,旁边是园区的光伏设备。
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是北京绿色交易所认证的可再生能源“碳中和”智慧园区,引入风力发电、分布式光伏、地源热泵和水蓄冷等清洁能源,搭建了一套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能源体系,通过智能化协调运行的模式,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园区碳中和路径研究。
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

新华社照片,北京,2023年7月15日
探访北京碳中和园区
7月14日拍摄的园区休息室屋顶的光伏设备。
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是北京绿色交易所认证的可再生能源“碳中和”智慧园区,引入风力发电、分布式光伏、地源热泵和水蓄冷等清洁能源,搭建了一套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能源体系,通过智能化协调运行的模式,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园区碳中和路径研究。
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

新华社照片,北京,2023年7月15日
探访北京碳中和园区
7月14日,工作人员介绍园区内的能耗数据。
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是北京绿色交易所认证的可再生能源“碳中和”智慧园区,引入风力发电、分布式光伏、地源热泵和水蓄冷等清洁能源,搭建了一套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能源体系,通过智能化协调运行的模式,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园区碳中和路径研究。
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

新华社照片,北京,2023年7月15日
探访北京碳中和园区
7月14日拍摄的停车区顶棚的光伏设备。
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是北京绿色交易所认证的可再生能源“碳中和”智慧园区,引入风力发电、分布式光伏、地源热泵和水蓄冷等清洁能源,搭建了一套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能源体系,通过智能化协调运行的模式,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园区碳中和路径研究。
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

新华社照片,北京,2023年7月15日
探访北京碳中和园区
7月14日,随着一名工作人员走进咖啡馆,园区室内灯光根据动态智能调节亮度。
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是北京绿色交易所认证的可再生能源“碳中和”智慧园区,引入风力发电、分布式光伏、地源热泵和水蓄冷等清洁能源,搭建了一套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能源体系,通过智能化协调运行的模式,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园区碳中和路径研究。
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

新华社照片,北京,2023年7月15日
探访北京碳中和园区
7月14日拍摄的配有光伏设备的停车区,远处是风力发电设备。
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是北京绿色交易所认证的可再生能源“碳中和”智慧园区,引入风力发电、分布式光伏、地源热泵和水蓄冷等清洁能源,搭建了一套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能源体系,通过智能化协调运行的模式,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园区碳中和路径研究。
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

新华社照片,北京,2023年7月15日
探访北京碳中和园区
7月14日拍摄的配有光伏设备的温室。
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是北京绿色交易所认证的可再生能源“碳中和”智慧园区,引入风力发电、分布式光伏、地源热泵和水蓄冷等清洁能源,搭建了一套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能源体系,通过智能化协调运行的模式,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园区碳中和路径研究。
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

新华社照片,北京,2023年7月15日
探访北京碳中和园区
7月14日拍摄的楼顶的光伏设备。
北京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是北京绿色交易所认证的可再生能源“碳中和”智慧园区,引入风力发电、分布式光伏、地源热泵和水蓄冷等清洁能源,搭建了一套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能源体系,通过智能化协调运行的模式,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园区碳中和路径研究。
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
以上就是【园区碳达峰碳中和进展(探访北京碳中和园区)】的相关内容,查看其它热门资讯请持续关注华北播报社